一个“快”思维,一个“慢”思维,有快有慢,才能相得益彰,行的更好。
一个“快”思维,一个“慢”思维,有快有慢,才能相得益彰,行的更好。
先看下面这张图:从上图可以得出:
视角一:产品被创造者所创造,被用户所使用;
视角二:从创造者的角度看待产品,从用户的角色反观产品。
什么是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?
先举个例子:
如果改进手机摄像头,你会怎么做?
其实,在互联网的今天,互联网思维被大家所熟知,但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并没有很具体的定义,但在日常生活中,不管是在面试,还是做产品的时候,总是被面试官和技术diss,说没有产品思维,怎么做产品的。
简单认为:
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待产品的思维方式,称之为 ”产品思维“。从用户的角度看待产品的思维方式,称之为 “用户思维”。
再往深说:
狭义上看,是对产品相对的两个方向上的思考,用户思维对于产品的用户使用价值更加关注,产品思维对产品的商业价值和生产过程更加关注。
广义上看,产品思维对用户思维是包含关系,即产品思维必须考虑用户思维角度的问题,只有这样,才能更系统全面的做好产品的建设和运营,否则就很容易陷入为了做产品而做产品的自High中。
这两种思维有什么用?
面试时:
面试官:说说你最喜欢的产品是什么,为什么喜欢?(以知乎为例)
用户思维:
我比较喜欢知乎,因为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快速找到我需要的答案,它相比于百度知道,内容是高质量的,不像百度知道那样,内容一点意义都没有,浪费时间成本。
产品思维:
一、知乎的(产品定位、目标用户、应用场景、核心功能、商业模式、运营策略等)是……,
另外,我觉得这几个点做的不太好,比如……,
所以,我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,分别是…….
或者:
二、通过用户体验5要素,战略层、范围层、结构层、框架层、表现层,我觉得知乎是……
工作时:
需求评审:说下这次的需求是什么?
用户思维:这次我们需要对……进行优化,之前的用户体验不好……
产品思维:基于……的原因,为了提高……,达到…….效果,所以,需要做……
……
不同的思维,不同的焦点
比如,你接到一个好朋友的演讲邀请,要准备一份演讲PPT。
用户思维的简单化
作为普通的用户,你会想到:
- 准备好一个主题
- 开始写PPT
- 确定时间和地点
- 参加即可
用户的意识永远是简单的,不要让用户思考,习惯性的流程才是关键。
产品思维复杂化
如果具有产品思维,则:
-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演讲?带给我的价值是什么?
- 参加的目标用户是谁?存在哪些角色?
- 用户的关注点是什么?主题是否应景?
- 如何让现场效果更好?
产品思维的全局观是非常重要的,对于每一个点的把握都需要细心的考虑,并且是偏执的,不容许出现任何问题。
但由于这样的思考方式,在一定程度上,有点从简到繁的过渡,一但拿捏不准,就会陷入犹豫的地步。
产品思维的应用
万物皆产品,产品思维万物化。
生活中的每件事,都可以看作是产品,比如面试时的简历,应该站在供需两方的角度上思考:
供给方「面试者」:
- hr需要那些信息?(姓名?学校?经验?)
- 面试官看重哪些?(数据分析?产品思维?用户研究?)
需求方「面试官」:
- 如何很快速的找到候选者?
- 应该关注候选者哪些能力?
- 怎样更好的评估候选者?
所以,产品的思维的应用应该是方方面面的,不要局限于产品经理的工作圈,更不是他们的特权。用户思维我们天生就有了,人人都应该具备产品思维,通过像做产品一样的审视我们的人生,才会出彩很多。
总结
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,可以理解为一个是“快”思维,一个是“慢”思维,一种是无意识的,习惯性的,可以快速作出决定的,而另外一种则是,需要深度思考的,全面考虑的,希望达到最优解的,但不管是哪一种,都是我们要具备的。
作者:赵林,公众号:赵林随笔,个人微信:aini520ko1007,希望用产品思维设计人生轨迹。
1条评论 添加新讨论
很不错的文章 我觉得系统分析也很重要
回复